建设项目名称 | 新建实验室项目 | |||||||||||||||||||||||||||||||||||||||||||||||||||||||||||||||||||||||||||||||||||||||||||||||||||||||||||||||||||||||||||||||
项目代码 | 2108-320582-89-05-640118 | |||||||||||||||||||||||||||||||||||||||||||||||||||||||||||||||||||||||||||||||||||||||||||||||||||||||||||||||||||||||||||||||
建设单位联系人 | 张颂雷 | 联系方式 | 18114911329 | |||||||||||||||||||||||||||||||||||||||||||||||||||||||||||||||||||||||||||||||||||||||||||||||||||||||||||||||||||||||||||||
建设地点 |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华昌路沙洲湖科创园D栋10楼 | |||||||||||||||||||||||||||||||||||||||||||||||||||||||||||||||||||||||||||||||||||||||||||||||||||||||||||||||||||||||||||||||
地理坐标 | 120 度 34 分 32.03 秒,31 度 53 分 34.47 秒 | |||||||||||||||||||||||||||||||||||||||||||||||||||||||||||||||||||||||||||||||||||||||||||||||||||||||||||||||||||||||||||||||
国民经济 行业类别 |
[M7320]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
四十五、研究和试验发展—98专业实验室、研发(试验)基地”“其他” | |||||||||||||||||||||||||||||||||||||||||||||||||||||||||||||||||||||||||||||||||||||||||||||||||||||||||||||||||||||||||||||
建设性质 |
R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
R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
|||||||||||||||||||||||||||||||||||||||||||||||||||||||||||||||||||||||||||||||||||||||||||||||||||||||||||||||||||||||||||||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 |
张家港市行政审批局 |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
张行审投备[2021]508 号 | |||||||||||||||||||||||||||||||||||||||||||||||||||||||||||||||||||||||||||||||||||||||||||||||||||||||||||||||||||||||||||||
总投资(万元) | 100 | 环保投资(万元) | 10 | |||||||||||||||||||||||||||||||||||||||||||||||||||||||||||||||||||||||||||||||||||||||||||||||||||||||||||||||||||||||||||||
环保投资占比(%) | 10 | 施工工期 | 2个月 | |||||||||||||||||||||||||||||||||||||||||||||||||||||||||||||||||||||||||||||||||||||||||||||||||||||||||||||||||||||||||||||
是否开工建设 |
R否 £是: |
用地(用海) 面积(m2) |
100.00平方米 | |||||||||||||||||||||||||||||||||||||||||||||||||||||||||||||||||||||||||||||||||||||||||||||||||||||||||||||||||||||||||||||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 无 | |||||||||||||||||||||||||||||||||||||||||||||||||||||||||||||||||||||||||||||||||||||||||||||||||||||||||||||||||||||||||||||||
规划情况 | 无 | |||||||||||||||||||||||||||||||||||||||||||||||||||||||||||||||||||||||||||||||||||||||||||||||||||||||||||||||||||||||||||||||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
无 | |||||||||||||||||||||||||||||||||||||||||||||||||||||||||||||||||||||||||||||||||||||||||||||||||||||||||||||||||||||||||||||||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 无 | |||||||||||||||||||||||||||||||||||||||||||||||||||||||||||||||||||||||||||||||||||||||||||||||||||||||||||||||||||||||||||||||
其他符合性分析 |
1、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 ① 生态红线 对照《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 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与《张家港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张政发〔2015〕81号),本项目距离周边较近的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为“一干河新港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0.9km);距离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较近的生态保护红线为“一干河新港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0.9km);距离张家港市生态保护红线为“朝东圩港-环城河清水通道维护区”(5.11km)。 表1-2 本项目与附近张家港市生态空间保护区域相对位置及距离
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基准线。根据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的苏府(1996)133号文的有关内容,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划为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2020年4月19日苏州张家港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19年张家港市环境质量状况公告》,2019年,城区空气质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一氧化碳均达标,臭氧和细颗粒物未达标。全年优95天,良190天,优良率为78.3%,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65,较上年(5.17)下降10.1%,空气污染总体有所减轻,其中细颗粒物(PM2.5)仍为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稳中有升。2019年,降尘年均值为1.97吨/(平方公里·月),达到暂行标准(8吨/平方公里·月)和苏政发〔2018〕122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降尘的考核要求(5吨/平方公里·月)。降水pH均值为5.31,酸雨出现频率为60.3%,较上年有所上升,降水污染仍主要来自于硫氧化物。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6.4.1.1 判定,张家港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根据张家港市环境监测站监测资料,本项目的纳污河流二干河相应地段中各水质均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质标准;根据无锡中证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监测报告,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为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根据《苏州市空气质量改善达标规划(2019-2024)》,苏州市以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 75%为近期目标,以到2024年环境空气质量实现全面达标为远期目标,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工业领域全行业、全要素达标排放;加强交通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加强服务业和生活污染防治;推进农业污染防治;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等措施,提升大气污染防控能力。届时,张家港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可以得到持续改善。 本项目研发过程产生的酸性废气经通风橱收集后通过吸附器吸附装置处理能够实现达标排放,生活污水达到接管标准后接入苏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噪声对周边影响较小,不会降低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质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会突破环境质量底线。 ③ 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资源主要为电、水;杨舍镇建立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可满足本项目运行的要求。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资源利用上线标准。 ④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本项目所在地没有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对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中禁止类及限制准入类名单,本项目不属于禁止类及限制准入类,因此不在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中。 综上本项目选址选线和工艺路线合理,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相符,不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相悖。 2、与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20〕49号)相符性分析 对照《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苏政发〔2020〕49号)文件中“(五)落实生态环境管控要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国家、省和重点区域(流域)环境管理政策,准确把握区域发展战略和生态功能定位,建立完善并落实省域、重点区域(流域)、市域及各类环境管控单元的“1+4+13+N”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包括全省“1”个总体管控要求,长江流域、太湖流域、淮河流域、沿海地区等“4”个重点区域(流域)管控要求,“13”个设区市管控要求,以及全省“N”个(4365个)环境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位于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华昌路沙洲湖科创园D栋10楼,属于太湖流域,为重点区域(流域)。对照江苏省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具体分析如下表1-3。 表1-3 与江苏省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相符性
3、与关于印发《苏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苏环办字[2020]313号的通知相符性分析 对照《苏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苏环办字[2020]313号文件中“(二)落实生态环境管控要求。以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明确准入、限制和禁止的要求,建立苏州市市域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苏州市市域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在全市域范围内执行的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由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要求四个维度构成,重点说明禁止开发的建设活动、限制开发的建设活动,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总量限值,饮用水水源地、各级工业园区及沿江发展带执行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区域内水资源利用总量、能源利用总量及利用效率等相关要求环境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先保护单元,严格按照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管理规定进行管控。依法禁止或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确保生态环境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优先开展生态功能受损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活动,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管控单元,主要推进产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一般管控单元,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加强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本项目位于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华昌路沙洲湖科创园D栋10楼,属于项目所在地属于“张家港市—一般管控单元—杨舍镇”。对照苏州市重点保护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具体分析如下表1-4。 表1-4 与苏州市市域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符性
4、与《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相符性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属于太湖流域,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范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221号),本项目位于太湖重要保护区三级保护区范围内。 对照《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月24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正),本项目相符性分析如下表。 表1-5 与《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相符性分析
表1-6 与《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相符性分析
5、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相符性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为“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本项目不涉及化工产品生产和化工工艺,不属于化工项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相符。 6、与《“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相符性分析 对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30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苏发[2016]47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两减六治三提升”13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府办[2017]108号)相关要求,本项目与其相符性分析如下。 表1-7 “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对照表
7、与“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与《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8]122号)相符性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1-8 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相符性分析一览表
|
建设内容 |
江苏旭龙水务有限公司2018年05月25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水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及相关技术服务;水务行业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环保设备研发与销售;节能环保原料、药剂的研发、化工原料及产品销售。公司因为业务需要,新建实验室项目,完成客户需求的工艺技术研发及实验分析。现公司拟投资1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利用自有生产车间,建筑面积100m2。 本项目新增员工10人,8小时常白班,年工作时间2400小时不新设食堂、浴室,职工用餐利用园区现有公共食堂解决。 1、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 项目组成详见下表。 表2-1公用及辅助工程
表2-2 生产单元及研发工艺一览表
表2-3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
本项目主要设备见下表。 表2-4主要设备一览表
4、原辅材料及燃料 (1)原辅料用量及种类 本项目主要原辅料如表2-5所示。 表2-5 主要原辅料消耗一览表
对本项目原辅料中涉及大气污染物质和风险相关物质的理化性及危险类别进行分析,相关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6 主要原辅料、产品理化特性、毒性毒理
本项目从事客户样品分析实验,无样品产生,实验具有不确定性,每次实验均需要根据调整后的实验参数投加不同量的原辅料,每批次实验使用的原辅料用量均可能不同,故本项目按照全年原辅料用量进行物料平衡计算,如下表所示。 表2-7 项目物料平衡表
工业废水:本项目无工业废水排放,实验室实验产生废水、废液均作为危废处理。 生活污水:本项目生活污水120m3/a,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接管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第三污水处理厂。 表2-8 废水排放量及排放去向
![]() ![]() ![]() ![]() ![]() ![]() ![]() ![]() ![]() ![]() ![]() ![]() ![]() ![]() ![]() ![]() 图2-1 项目水平衡图(t/a) 7、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职工人数:企业共有员工10人; 工作制度:年工作300天,一班制,每班8h; 生活设施:本公司不设立食堂及宿舍。 8、厂区平面布置 本项目位于沙洲湖科创园D栋10楼,内部主要从东向西依次为实验室、试剂仓库、危废暂存间、办公区(江苏旭龙提供)。 本项目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实验室、试剂仓库、办公区和危废暂存间均相对独立,且危废暂存间远离人员集中活动区,即本项目内部平面布局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合理的。 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 |
||||||||||||||||||||||||||||||||||||||||||||||||||||||||||||||||||||||||||||||||||||||||||||||||||||||||||||||||||||||||||||||||||||||||||||||||||||||||||||||||||||||||||||||||||||||||||||||||||||||||||||||||||||||||||||||||||||||||||||||||||||||||||||||||||||||||||||||||||||||||||||||||||||||||||||||||||||||||||||||||||||||||||||||||||||||||||||||||||||||||||||||||||||||||||||||||||||||||||||||||||||||||||||||||||||||||||||||||||||||||||||||||||||||||||||||||||||||||||||||||||||||||||||||||||||||||||||||||||||||||||||
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 |
一、施工期 本项目租赁已有区域,施工建设期间内容不包括房屋建设内容,主要在室内外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等,以上施工环节产生噪声、废气、扬尘、固体废弃物、少量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施工期环境影响为短暂性影响,随着设备安装结束,以上环境影响随之结束。由于施工过程比较简单,对当地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降低当地环境质量现状。因此,本环评对建设项目施工期产污情况不再进行具体分析。 二、营运期 (一)建设项目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投产后不涉及生产,主要从事样品检测服务。根据客户委托,对需要检测的样品进行采集,采集后的样品先预处理,然后依据国家标准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处理,监测数据整理后反馈给客户。 ![]() ![]() ![]() ![]() 图2-2 项目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工艺简述: 客户委托:公司接受检测委托后到具体地点勘察现场情况,并根据现场情况与所需监测因子,编制具体监测方案,确定人员、监测方法。 样品采集:按照监测方案进行现场采样、检测。 样品预处理: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主要包括加热、浸样、调配相应浓度、萃取、过滤等工序,预处理工序样品中部分废气及预处理所用溶剂会产生酸性废气(G1);同时部分样品处理前需要蒸馏预处理,蒸馏为样品蒸馏,无需加酸。 样品检测分析:对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检测,主要通过分光光度计、化学滴定等测定,检测工序样品中部分废气及预处理所用溶剂会产生酸性废气(G2)。 整理监测数据:对分析所得与实地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 数据反馈客户:将数据进行整理反馈客户。 同时整体实验过程及设备清洗会产生各类实验室废物(废液S1、废渣S2、废酸S3、废碱S4、清洗废水S5)。 (二)产污节点汇总 本项目产污环节汇总详见下表。 表2-9 本项目产污环节一览表
|
||||||||||||||||||||||||||||||||||||||||||||||||||||||||||||||||||||||||||||||||||||||||||||||||||||||||||||||||||||||||||||||||||||||||||||||||||||||||||||||||||||||||||||||||||||||||||||||||||||||||||||||||||||||||||||||||||||||||||||||||||||||||||||||||||||||||||||||||||||||||||||||||||||||||||||||||||||||||||||||||||||||||||||||||||||||||||||||||||||||||||||||||||||||||||||||||||||||||||||||||||||||||||||||||||||||||||||||||||||||||||||||||||||||||||||||||||||||||||||||||||||||||||||||||||||||||||||||||||||||||||||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 |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租赁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华昌路沙洲湖科创园D栋10楼,租赁厂房在本项目入驻前无其他企业入驻,根据现场踏勘,无污染遗留问题。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华昌路沙洲湖科创园已建设完善的水、电、雨水、污水管道、消防栓等公辅设施,未设立事故应急池,应急体系尚不完善。本项目依托沙洲湖科创园已有的给水、排水、供电系统,环保法律责任秉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
区域 环境 质量 现状 |
1、环境空气质量 本项目位于张家港市杨舍镇华昌路沙洲湖科创园D栋10楼,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划为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基本污染物: SO2、NO2、PM10、PM2.5、CO、O3引用《2019年张家港市环境质量状况公告》中的监测数据,见下表。,达标情况见下表。 表3-1 2019年张家港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根据表3-1,2019年张家港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污染物中PM2.5、O3超标,PM10、NO2、CO、SO2全年达标,所在区域空气质量为不达标区。 为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根据《苏州市空气质量改善达标规划(2019-2024)》,苏州市以“到2020年,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均比2015年下降20%以上;确保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力争达到39微克/立方米;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5%;确保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确保全面实现“十三五”约束性目标”为近期目标;以“力争到2024年,苏州市PM2.5浓度达到35μg/m3 左右,臭氧浓度达到拐点,除臭氧以外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2024年环境空气质量实现全面达标为远期目标,通过采取如下措施:1)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和强度、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整治、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强化高污染染料使用监管);2)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格准入条件、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力度、加大淘汰力度);3)推进工业领域全行业、全要素达标排放(进一步控制SO2、NOx、和烟粉尘排放,强化VOCs 污染专项治理);4)加强交通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开展船舶和港口大气污染防治、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加强油品供应和质量保障、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5)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强化施工扬尘管控、加强道路扬尘控制,推进堆场、码头扬尘污染控制,强化裸地治理、实施降尘考核);6)加强服务业和生活污染防治(全面开展汽修行业VOCs治理,推进建筑装饰、道路施工VOCs综合治理,加强餐饮油烟排放控制);7)推进农业污染防治(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控制农业源氨排放);8)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等,提升大气污染精细化防控能力。届时,张家港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可以得到持续改善。 2、地表水质量 根据《二〇一九年张家港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19年,我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优。 七条主要河流,25个断面,达Ⅳ类功能区水质标准的比例为10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6.0%,较上年提高24.0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质断面;七条河流均为Ⅲ类水质。氨氮污染明显降低,总体水质状况为优,较上年(轻度污染)明显好转。 城区四条河道,7个断面(不包括监视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00.0%,较上年提高42.9个百分点,城区河道总体水质状况为优,较上年(轻度污染)明显好转; 九条自控河流,11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0.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1%,均高于上年;总体水质状况为优,较上年(良好)有所好转。 19条入江支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0%,较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总体水质状况为优,较上年(良好)有所好转。 各类属性的考核或控制断面达标率、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比例均为100.0%,4个省考断面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比例为100.0%,17个主要控制(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为100.0%,较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 3、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状况,我单位委托无锡中证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27日在项目所在地进行监测(编号WXEPD210510058014CS),监测点设置在租赁区域四周外1米处,共布置4个监测点位,监测时厂区处于未开工情况,周边企业正常生产,监测结果见表3-4。 表3-4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
4、地下水、土壤环境 本项目在已建设的厂房内建设,同时位于D幢10楼,地面全部硬化,不存在地下水、土壤污染途径,无需开展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
||||||||||||||||||||||||||||||||||||||||||||||||||||||||||||||||||||||||||||||||||||||
环境 保护 目标 |
1、大气环境 表3-5 项目周边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表(500米)
2、地表水环境 表3-6 项目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表
本项目厂界周边50米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标。 4、地下水环境 本项目厂界外500米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 5、生态环境 本项目位于产业园区内,周边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
||||||||||||||||||||||||||||||||||||||||||||||||||||||||||||||||||||||||||||||||||||||
污染 物排 放控 制标 准 |
1、废水排放标准 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接管至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 第三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尾水排放标准执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18)表2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3-7 污水排放标准限值表
2、废气排放标准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研发过程产生的硫酸雾及盐酸废气。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2、3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3-8 废气执行标准一览表
建设项目厂界四周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具体见下表。 表3-9 噪声排放标准限值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废贮存场所需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公告(环保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要求处置,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应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的要求进行。 |
||||||||||||||||||||||||||||||||||||||||||||||||||||||||||||||||||||||||||||||||||||||
总量 控制 指标 |
1、总量控制因子和排放指标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硫酸雾、盐酸雾; 水污染总量控制因子:COD、氨氮、TP;考核因子:SS。 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推荐值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见表3-10。 表3-10 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单位:t/a)
|
施工 期环 境保 护措 施 |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租赁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华昌路沙洲湖科创园D栋10楼,租赁厂房在本项目入驻前无其他企业入驻,没有土建施工,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设备的安装及调试过程产生噪声及各类包装物。施工期环境影响为短暂性影响,随着安装结束,以上环境影响随之结束。由于施工过程比较简单,对当地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降低当地环境质量现状。 | ||||||||||||||||||||||||||||||
运营 期环 境影 响和 保护 措施 |
1、废气 表4-1 废气产生情况
|
||||||||||||||||||||||||||||||
表4-2 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
表4-3 自行监测情况
|
运营 期环 境影 响和 保护 措施 |
本项目废气污染源强核算核算过程如下: (1)废气源强分析 本项目废气为研发过程中低温制备、洗涤、干燥、蒸馏产生的硫酸雾及氯化氢。 类比参考苏州华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第三方实验室项目环评报告内容:硫酸雾产生量按使用量的1%计。浓硫酸年使用量为233.5kg/a,年使用时间为2400h,则硫酸雾产生量约为0.0024t/a;氯化氢年使用量为35.5kg/a,氯化氢产生量按使用量的1%计,年使用时间为2400h,则氯化氢产生量约为0.0004t/a;综上,故本项目实验废气硫酸雾产生量约为0.0024t/a、氯化氢产生量约为0.0004t/a,拟设置1台通风橱,通风橱废气收集效率90%,收集废气均由过滤器过滤处理(处理效率60%),处理后无组织排放。 (2)项目废气处理可行性分析: 1)废气处理设施 本项目实验过程挥发的废气经过滤器吸附中和后无组织排放。 ![]() ![]() ![]() ![]() ![]() ![]() ![]() 图4-1 本项目废气气路图 过滤器:本项目过滤器为通风橱自带,为(干性酸性废气处理)板式过滤器,对于低浓度酸性废气有良好的过滤吸附中和效果,通常在70%以上,考虑废气产生浓度较低,本项目收集处理效率取值60%。
本项目过滤器整体废气削减量总计为1.5kg/a。过滤器整体吸附中和质量百分比为30%,即单次填装量为10kg,吸附中和量为3kg。本项目计划每年更换一次,废过滤器填料收集后委外处理。 填料技术参数及说明:设备采用SDG酸性废气吸附剂,SDG吸附剂为一种比表面积较大的固体颗粒无机物、弱碱、无毒无腐蚀性,吸附饱和后呈中性,当酸性废气扩算运动到达SDG吸附剂表面吸附立场时,便被固定在其表面上,然后与其中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中性盐类而储存于SDG吸附剂中,吸附剂填装方式为板式填装。 表4.-4 填料技术参数表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项目实验废气由通风橱收集,1台通风橱,通风橱工作面和缝隙面积为1.8m*0.85m=1.53m2,控制风速≥0.5m/s,满足《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要求规范》排风柜有毒气体控制风速的要求。 根据《环境工程设计手册》,通风橱排风量计算式为: L=L1+VFβ 式中 L:排风量(m3 /s) β:考虑到工作面上速度分布不均匀的安全系数,通常为 1.05~1.1,这里取 1.05 F:工作面和缝隙面积(m2) L1:通风橱内污染物气体发生量及物料、设备带入的风量(m3 /s);本项目污染物气体发生量级物料/设备带入的风量基本为零,故 L1=0m3 /s V:控制速度(m/s) 经计算,通风橱风量应不低于2891m3/h,考虑风量损失,本项目设计风量为3000m3/h,可满足废气收集要求。 3)废气捕集效率和净化效率说明 ①废气收集效率 本项目采用通风柜收集废气,通风柜在运行时可做到全密闭负压排风;参照《上海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通用计算方法》,“全密闭负压排风”废气捕集效率可达95%” 本项目收集效率取值90%。项目采用板式过滤器处理酸性废气,考虑到产生废气浓度较低,本项目处理效率取值60%。 4)废气处理工艺可行性说明 本项目废气为酸性废气(硫酸雾、氯化氢),且属于低浓度废气,采用过滤器装配简单,过滤材料具有流动阻力小,滤出效率高的特点,且易于维护管理,故本项目选用过滤器吸附中和酸性废气是可行的。 (3)废气环境影响分析 目前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污染物中PM2.5、O3超标,PM10、NO2、CO、SO2达标,目前属于不达标区;本项目废气产生源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且配备了技术可行的废气处理装置,配套专用通风柜收集废气,废气经收集处理后无组织排放,本项目对周边环境基本无影响。 综上,本项目在严格落实各项废气污染治理措施、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的前提下,本项目废气排放对其影响较小。 2、废水 表4-5 废水产排情况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1)生活污水 本项目共有员工10名,根据《江苏省城市生活与公共用水定额》,员工用水定额为50L/人·d,年工作天数300天,则生活用水量为0.5t/d(150t/a),生活污水排放量按使用量的80%计算,本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120t/a,其主要污染物为COD、SS、氨氮、总磷。接入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
表4-6 废水污染治理设施情况
|
表4-8 废水监测要求
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第三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日处理污水4万立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厂区土建施工,工艺设备、工艺管道安装,电气、自控系统安装,照明,防雷接地,采暖,通风,厂区道路施工及绿化等。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第三污水处理厂自2009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污水处理设备运转良好,日平均处理污水量为1.17万立方米。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厂区主体工艺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目前污水管网已覆盖了本项目地块,生活污水接管至该污水处理厂通过处理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18)表2标准后排入二干河,对周围水环境不产生明显影响。 ![]() 图4-3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本项目排放的生活污水水质简单,排放量较小,且均达到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第三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要求,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不会造成影响。因此,从废水水质来看,该污水处理厂可以接收本项目废水。 综上,本项目位于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第三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内,项目区域污水管网已铺设到位,可保证本项目废水顺利接管,本项目废水量远低于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第三污水处理厂的处置余量范围,废水水质能够达到其接管要求,不影响其出水水质,因此本项目废水接管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可靠的。 3、噪声 (1)项目噪声源强及降噪措施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华昌路沙洲湖科创园D栋10楼,所在区域声环境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以下[不含3dB(A)],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是通风橱风机等产生的机械噪声,其噪声源强大约70~80dB(A),本项目噪声经过合理布局,隔声减震之后预计厂界噪声可以达到50dB(A)以下。 表4-9 噪声产生排放情况
1)噪声预测数学模式 采用距离衰减模式预测,每个点源对预测点的影响声级LP为: ![]() 式中: LP0——参考位置r0处的声压级,dB(A) r——预测点与声源点的距离,m r0——参考声处与声源点的距离,m DL——附加衰减量。 叠加公式: ![]() 式中: Lp总——各点声源叠加后总声级,dB(A); Lp1、Lp2…Lpn——第1、2…n个声源到P点的声压级,dB(A)。 2)预测结果 本项目噪声预测结果见表4-10。 表4-10 本项目噪声预测结果表
表4-11 噪声监测要求
本项目营运期固废主要为废液、废渣、废酸、废碱、废包装容器、废过滤器填料和生活垃圾。具体产生情况如下: (1)废液 来源于实验过程,主要成分为废试剂和水,根据本项目废水源强核算分析,研发废液产生量约为0.041t/a,属于危险固废,收集后人工倒入废液收集桶,废液收集桶处于常闭状态。收集完成后收集桶密闭贮存于危废仓库,委托有资质第三方转运和处理。 (2)清洗废水 来源设备清洗过程,主要成分为废试剂和水,根据本项目废水源强核算分析,清洗废水产生量约为2.1t/a,属于危险固废,清洗废水排入水槽下废液收集桶内,清洗结束废液收集桶处于常闭状态。收集完成后收集桶密闭贮存于危废暂存区,委托有资质第三方转运和处理。 (3)废渣 来源于过滤、蒸馏过程中,主要为盐类等,根据建设单位估算,产生量约为0.03t/a,属于危险固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4)废包装容器 主要为试剂用完后产生的沾染了有害物质的废包装瓶,根据建设单位估算,产生量约为0.5t/a,属于危险固废,需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5)废过滤器填料 来源于废气处理装置,根据废气处理相关估算,产生量约为0.013t/a,属于危险固废,需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6)废酸 本项目研发结束需使用硫酸及盐酸对部分设备进行清洗,根据建设单位估算,废酸产生量约为0.122t/a,属于危险固废,需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7)废碱 本项目研发结束需使用氢氧化钠对部分设备进行清洗,根据建设单位估算,废碱产生量约为0.01t/a,属于危险固废,需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8)生活垃圾 本项目新增员工10人,生活垃圾产生系数取1kg/d,年工作300天,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t/a,委托环卫部门处理。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规定,对项目产生的副产物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给出的判定依据及结果见表4-12。 表4-12 本项目副产物产生情况汇总表
表4-13 本项目固体废物处理方式
表4-15 危废贮存场所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4-16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评价表
项目固废特别是危险固废的管理和防治按《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进行: ①建立固废防治责任制度:企业按要求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 ②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按要求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计划涵盖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处置方式并报环保部门备案,如发生重大改变及时申报。 ③建立申报登记制度:如实地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④固废的暂存:项目固废暂存场所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以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的要求规范建设和维护使用。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及其他相关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产生危险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项目对危险废弃物采用重点评价,科学估算,降低风险,规范管理。企业设置的危废贮存场所需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公告(环保保护部公告 2013 年第 36 号)要求处置,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应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的要求进行。 (2)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 本项目的危险废物收集后,放置在厂内的危废暂存间1#,同时做好危险废物的记录。危险废物暂存场所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的要求规范建设和维护使用。做好该堆场防雨、防风、防渗、防漏等措施,并制定好该项目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转移运输中的污染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①在危险废物暂存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危险废物的标识,需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附录 A 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所示标签设置危险废物识别。 ②从源头分类:危险废物包装容器上标识明确;危险废物按种类分别存放,且不同类废物间有明显的间隔。 ③项目危险废物暂存场所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的要求进行建设,设置防渗、防漏、防雨等措施。 ④本项目危险废物必须及时运送至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置,运输过程必须符合国家及江苏省对危险废物的运输要求。 ⑤本项目危险废物的转运必须填写“五联单”,且必须符合国家及江苏省对危险废物转运的相关规定。 ⑥贮存场所地面须作硬化处理;贮存液态或半固态废物的,还设置泄露液体收集装置;场所应设置警示标志。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完好无损。 ⑦项目应加强危险储存场所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破损、倾倒等情况发生,防止出现危险废物渗滤液、有机废气等二次污染情况。 (3)运输过程的污染防治措施: ①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从厂区内产生工艺环节运输到危废暂存间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散落、泄漏,企业严格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的要求进行运输,可以大大减小其引起的环境影响。 ②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从厂内至危废处置单位的运输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按照许可范围组织实施,承担危险废物运输的单位需获得交通运输部门颁发的危险货物运输资质,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③负责危险废物运输的车辆需有明显标识专车专用,禁止混装其他物品,单独收集,密闭运输,自动装卸,驾驶人员需进行专业培训;随车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用具,悬挂危险品运输标志;确保废弃物包装完好,若有破损或密封不严,及时更换,更换包装作危废处置;禁止混合运输性质不相容或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废,运输车辆禁止人货混载。 ④危险废物的运输路线尽量选取避开环境敏感点的宽敞大路,并且运输过程严格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的要求进行执行,可减小其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4)危险废物储存场所环境影响分析: ①选址可行性分析 项目位于沙洲湖科创园,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为VI度,地质情况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修订版)的要求。 ②存能力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在实验室西侧设置了一个10m2的危废暂存间,最大可容纳约3t危险废物暂存;计划废液、清洗废水、废包装容器、废酸、废碱、废过滤器填料每6个月清运一次,危险废物每次暂存量约1.408t,因此设置的10m2危废暂存区可以满足厂区危废暂存所需。 ③危险废物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分析 在危险废物的清运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做好密闭措施,防止固废抛洒遗漏而导致污染物扩散,保证在运输过程中无抛、洒、滴、漏现象发生。危险废物由危废运输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公司运输,运输车辆在醒目处标有特殊标志,告知公众为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输、搬运过程采取专人专车并做到轻拿轻放,保证货物不倾泻、翻出。 ④对环境及敏感目标的影响 a、危废易燃易爆分析:企业需合理管理好本项目产生的所有危废,通过规范危废密封储存,如废一次性耗材、废包装容器、废过滤器填料在危废暂存处暂存时,应收集在专用危废桶或防渗袋中密封储存,加强危废暂存区防泄漏措施,放置防渗托盘,远离高温明火,不同性质危废需分开存放。为保证安全运行,建议企业在危废暂存区配备黄沙、干粉灭火器等应急物质。 b、对大气、水、土壤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公司危废储存场所采取防渗、防雨、防晒、防风、防火等措施,基本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公司危险废物储存于危废暂存区,均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c、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项目对具有易燃易爆风险的危废严格管理,对敏感目标产生影响较小。 (5)拟建危险废物贮存区与苏环办〔2019〕327 号文相符性分析 表4-17 与苏环办〔2019〕327 号文相符性分析表
(6)与《关于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20]284 号相符性分析 表4-18 与苏环办[2020]284 号文相符性分析表
(1)项目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源 1)污染源 本项目实验室、试剂仓库和危废暂仓库在日常运行时化学品和废液等泄漏可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污染影响。 2)污染物类型及污染途径 本项目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类型为污染影响型,影响时段为运营期,污染途径可分为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渗及其他。 ①大气沉降:大气沉降主要是指建设项目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由于无组织或有组织向大气排放污染物,通过一定途径被沉降至地面,对土壤造成影响的过程。本项目主要排放污染物为硫酸雾、氯化氢等,不涉及重金属的废气排放,不涉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且废气中各因子均未列入《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故本项目大气沉降影响可忽略不计。 ②垂直入渗:垂直入渗是指车间各类原料及产污设施,在“跑、冒、滴、漏”过程中或防渗设施老化破损情况下,经泄漏点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过程。垂直入渗类影响存在于大多数产污企业中。本项目位于沙洲湖科创园D幢10F,且车间已设计建成完备的防渗防泄漏措施。首先从源头控制,对项目内部区域均采取防渗措施,防止和降低跑、冒、滴、漏,正常工况下,不会有物料或废液渗漏至地下的情景发生。 ③地面漫流:地面漫流主要是基于厂区所在位置的微地貌,在降雨或洒水抑尘过程中,由于地面漫流而引起污染物在地表打散,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过程。地面漫流类影响可能发生在大多数产污项目中,当厂区布置散乱、雨水导流措施不完善或老化、地面防渗未铺设或老化破损等,都会造成该类型影响。厂区微地貌条件决定了地面漫流的水平扩散范围,地面漫流的径流路径是污染物垂向扩散的起源,垂向污染深度由漫流污染源存在的时间、污染源浓度和漫流区包气带土壤的防污性能决定,其中微地貌单元中的汇水区是地面漫流类影响需要关注的重点区。本项目无单独的厂区,全部设施均在厂房内,不存在地表漫流情景。 (2)项目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控措施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参照表,本项目所在地包气带岩土渗透性能属于中等,实验室、试剂仓库和危废暂仓库为“泄漏后不易及时发现及处理”,但是其主要污染物不包括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应列为一般防渗区,其余车间为简单防渗区。 表4-19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情况
表4-20 项目防渗措施
6、生态 本项目位于产业园区内,周边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无生态环境影响。 7、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由自发的原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严重污染事件。环境风险评价就是分析环境风险事件隐患、事故发生概率、事件后果、并确定采取的相应的安全对策。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的要求,需要对本项目建设进行环境风险评价,通过评价认识本项目的风险程度、危险环节和事故后果影响大小,从中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提出本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顶案,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根据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根据导则要求,本次评价参照标准进行风险识别和对事故风险进行简要分析,重点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对事故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1 1) 风险潜势初判 ①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对于长输管线项目,按照两个截断阀室之间管段危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计算。 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式(C.1)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 式中:q1 ,q2 ,...,qn ——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Q2,...,Qn ——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 项目涉及危险物质q/Q值计算见下表。 表4-21 主要危险化学品q/Q值计算
2)评价等级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给出的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原则见下表。 表4-22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2)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表4-21对Q值的计算可知,项目Q<1,因此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直接判定为Ⅰ,在描述环境危害后果方面给予定性分析。 表4-23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
1)泄漏风险防范措施 泄漏是项目环境风险的主要事故源,预防物料泄漏并发生次生灾害的主要措施为: ①严格操作规程,制定可靠的设备检修计划,防止设备维护不当所产生的事故发生;加强危险物质贮存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使其在良好的运行状态下。 ②项目各区域均采取地面防渗,仓库内化学品均为瓶装,无储罐,常规储存量较小,不存在发生大规模泄漏的可能,碰撞导致的少量泄漏及时收集,并作为危废处置。 ③项目试剂仓库和危废贮存间实行专人管理,并建立出入库台帐记录。 2)火灾风险防范措施 ①电气设备及仪表按防爆等级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设备,在仓库等各区域内安装烟雾报警器、消防自控设施。 ②仓库和危废贮存间均严禁吸烟和带入火种,设置“严禁烟火”和“禁止吸烟”警示牌并标出警戒线。 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企业应针对贮存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特性,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完善、可操作性强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因此必须在强化安全与环境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应按照《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企业事业单位版)的要求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并进一步结合安全生产及危化品的管理要求,补充和完善公司的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8、电磁辐射 本项目不涉及电磁辐射源。 |
内容 要素 |
排放口(编号、 名称)/污染源 |
污染物项目 | 环境保护措施 | 执行标准 |
大气环境 | 生产车间(无组织) | 硫酸雾、氯化氢 | 车间加强管理、通风橱收集(效率90%)过滤器处理(效率60%)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2、3标准 |
地表水环境 | 生活污水 | COD、SS、NH3-N、TP | 经市政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第三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排入二干河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表1中B级标准 |
声环境 | 通风橱风机等 | 等效A 声级 | 合理布局,隔声减振、距离衰减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 |
电磁辐射 | 不涉及 | |||
固体废物 | 废液、清洗废水、废包装容器、废过滤器填料、废酸、废碱为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 |||
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防治措施 |
本项目将实验室、试剂仓库和危废暂存间设为一般防渗区,其余区域设为简单防渗区,防渗区采取措施如下: (1)一般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地面铺设强度等级C25、抗渗等级P6、厚度100mm的抗渗混凝土,及2mm厚的耐腐蚀环氧树脂硬化地面,表面无裂隙。 (2)简单防渗区:地面硬化。 |
|||
生态保护措施 | 不涉及 | |||
环境风险 防范措施 |
1)泄漏风险防范措施 泄漏是项目环境风险的主要事故源,预防物料泄漏并发生次生灾害的主要措施为: ①严格操作规程,制定可靠的设备检修计划,防止设备维护不当所产生的事故发生;加强危险物质贮存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使其在良好的运行状态下。 ②项目各区域均采取地面防渗,仓库内化学品均为瓶装,无储罐,常规储存量较小,不存在发生大规模泄漏的可能,碰撞导致的少量泄漏及时收集,并作为危废处置。 ③项目仓库和危废贮存间实行专人管理,并建立出入库台帐记录。 2)火灾风险防范措施 ①电气设备及仪表按防爆等级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设备,在仓库等各区域内安装烟雾报警器、消防自控设施。 ②仓库和危废贮存间均严禁吸烟和带入火种,设置“严禁烟火”和“禁止吸烟”警示牌并标出警戒线。 |
|||
其他环境管理要求 | 无 |
本项目是江苏旭龙水务有限公司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投资100万元实施“新建实验室项目”。该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选址合理,风险水平可控,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在全面落实本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三同时”,并在营运期内持之以恒加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总体上对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降低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平衡。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该建设项目在该地建设是可行的。 |
项目 分类 |
污染物名称 |
现有工程 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① |
现有工程 许可排放量 ② |
在建工程 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③ |
本项目 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④ |
以新带老削减量 (新建项目不填)⑤ |
本项目建成后 全厂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⑥ |
变化量 ⑦ |
废气 | 硫酸雾 | 0 | 0 | 0 | 0.0011 | 0 | 0.0011 | +0.0011 |
氯化氢 | 0 | 0 | 0 | 0.0002 | 0 | 0.0002 | +0.0002 | |
废水 | 废水量 | 0 | 0 | 0 | 120 | 0 | 120 | +120 |
COD | 0 | 0 | 0 | 0.06 | 0 | 0.06 | +0.06 | |
NH3-N | 0 | 0 | 0 | 0.048 | 0 | 0.048 | +0.048 | |
TP | 0 | 0 | 0 | 0.0054 | 0 | 0.0054 | +0.0054 | |
SS | 0 | 0 | 0 | 0.001 | 0 | 0.001 | +0.001 | |
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 |
生活垃圾 | 0 | 0 | 0 | 3 | 0 | 3 | +3 |
危险废物 | 废液 | 0 | 0 | 0 | 0.041 | 0 | 0.041 | +0.041 |
清洗废水 | 0 | 0 | 0 | 2.1 | 0 | 2.1 | +2.1 | |
废渣 | 0 | 0 | 0 | 0.03 | 0 | 0.03 | +0.03 | |
废包装容器 | 0 | 0 | 0 | 0.5 | 0 | 0.5 | +0.5 | |
废过滤器填料 | 0 | 0 | 0 | 0.013 | 0 | 0.013 | +0.013 | |
废酸 | 0 | 0 | 0 | 0.122 | 0 | 0.122 | +0.122 | |
废碱 | 0 | 0 | 0 | 0.01 | 0 | 0.01 | +0.01 |